艾公科技股权代码:
节气特点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海慈医疗集团肺病科王燕青主任告诉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寒露养生中医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寒露养生防凉侵袭
足部: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热水泡脚,温肾散寒: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秋季泡脚不仅温肾散寒,还可以防秋燥,热水中加入一些药材来泡脚保健功效更佳。艾公馆足浴泡脚包,煮沸后倒入浴盆中,兑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水加至踝关节以上,双足暖和,皮肤发红为止。每晚1次,连续使用1~2个月。可温肾散寒,消除疲劳或使寒冷顿时消除,温暖和活力沿双足布散全身。脾胃: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适当添衣+艾灸: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颈部:脖子本身就很娇贵,再加上有人有慢性劳损的底子,一旦受寒便可能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神经水肿,诱发颈椎病或让原有的颈椎病雪上加霜。寒露节气预防感冒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流行的疾病了。“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空气干燥气温低,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很多有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的人,也很容易旧病复发。伤风受凉是寒露期间感冒的重要诱因,因此大家要注意保暖,当心着凉,加强锻炼,预防感冒。要做到作息规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必要时选择药物防治。进入寒露,这时就不要再坚持“秋冻”了,以免真的冻出病来。除此之外,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是说,寒露养生应注重“养收”这一原则。寒露起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
寒露到来预防哮喘发作
哮喘的发作,自古以来就认为与气象因素关系极大。据临床的统计,天气变化占哮喘病发作原因的四分之三以上,其次为疲劳、过敏、饮食不当等因素。从时间上看,每年的九、十月份是哮喘病的高发季节,其次是冬季、初春和梅雨时节。同时,刚刚到来的秋季,是一年中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的季节,每次冷空气过后,都伴随着气温、气压、降水、空气湿度的明显变化。尤其是气温的降低直接对哮喘有诱发作用。因为依中医理论,哮喘一病,宿根为“痰饮伏于内,胶结不去”。一旦气候变化,就容易发病。所以,大家应当非常注意在这个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