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交老司机能开多长的车30米够不够

亲们在成都街头应该常看到

长度为12米、18米的公交车

公交车司机驾驶着它们走街串巷

让人感叹他们的驾驶技术真是杠杠的!

但,你见过开30米“公交车”的“牛人”吗?

今天小微为大家介绍

成都公交集团保修公司

救急人员陈尧建

喂,你好!我是救急中心Q车救急人员,让你久等了,请问你的车辆出现什么故障?

”??

7日上午10时16分许,成都公交集团保修公司救急人员陈尧建接到救急中心电话,在双流区空港总部站有一辆18米公交车需要救援。由于该车驾驶员初步判断是左前轮漏气,陈尧建便叫上一名底盘工,驾驶公交救援车,于10时20分从位于郫都区的顺江保修场出发,“按规定在5分钟内出发”。

????

成都公交集团保修公司救急中心有17个车组,该车组行驶公里数最多,工作量最大,作息最不规律。陈尧建去年共施救公交车辆台次,施救现场修复台次,拖车台次。

??公交救急随时出发“

其他车组有相对固定的施救范围,我们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经常要穿城去救援。

上午11时30分许

到达空港总部公交车站后

报故障的公交师傅把他们引到故障车前

今天上午来就看车子趴在那里了,检查了是左前轮漏气。

”??

陈尧建操作救援车,车尾托臂伸出,调整上下前后的位置,用机械手抓紧公交车,把车头部位顶升起来。随后,他和底盘工师傅再次检查以后,决定换胎。他俩协作一气,非常熟练,12时10分,故障公交车换上新的轮胎后“精神奕奕”。公交师傅试车以后确认没问题,陈尧建立刻登上黄色的救援车返回保修场,准备随时再次出发。

??“

有时也会因路途或救急周转不过来,18米公交车就会由就近的救急车组及时移至安全地段,我们再去勘察处理

和很多救急人员一样

陈尧建总是想着先为公交司机师傅解燃眉之急

经常忘记吃饭

有时只得吃面包喝矿泉水充饥

军人出身投身公交??

47岁的陈尧建,军人生涯有10年。他是当汽车兵的,退伍以后想继续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年便到成都公交集团担任了一名公交驾驶员。在公交4路服务两年以后,他转岗到救急中心。作为救急人员的前半年,陈尧建一直跟着师傅出车,“安全第一”4个字是师傅强调得最多的。因为拖车时行驶车体有二三十米,周围行人、车辆的安全,故障车上公交师傅的人身安全,都要一力承担,全神贯注,丝毫不能分心。

??

每年夏季是公交车故障的高发季节

阳光猛烈的炙烤

把救急车狭小驾驶室的温度提高到40多度

就像一个“微波炉”

陈尧建用一条毛巾、一个水杯

一盒藿香正气水来战高温

??

雨季,瓢泼的大雨极大的增加了救急的难度。勘察施救的环境需要人来探查、拖挂远近的距离需要人来判断。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一个拼抢时间的过程。为了尽快将抛锚车安全施救回场,他一次次的上车下车,一次次的趴身积水,仿佛进行着天然的“沐浴”——一件雨衣、一双雨鞋就是雨季的核心装备。

??

救急中心

党支部书记卞景林说

▽“

救急车就有10余米长,加上拖行的18米长公交车,整个行驶车体就会将近30米。行驶中,经验非常重要。救急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故障的处理技术,驾驶技术要求比驾驶公交营运车辆更高。

”坚守春运岗位13年

共产党员示范车组驾驶员陈尧建

他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

始终奋斗在救急岗位一线

年的春运

是陈尧建在救急中心度过的第13个春运

每年都没和家人好好团聚过

当然陈尧建今年也没“例外”

??

可是,今年的春运有点特殊,他的母亲不幸脑溢血住在重症监护室,这让他比以往更加地忙碌。但不管家里有多大困难,陈尧建工作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白天他坚守在工作岗位,辛勤工作,下班后他守在母亲的床前,细心照料。

????

“春运期间救急保障更不能松懈,老妈那里有爱人照顾”看似轻松的话语,透露出的是一名共产党员无私的情怀,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才换来了成都公交大动脉的畅通,换来了更多家庭的团圆。

??

陈尧建每次接到救急电话

他都要求自己以最短的时间抵达施救地点

尽量减少救急等待时间

想尽一切办法速度修复、拖离车辆他是一名救急的先锋

更是一名党员的先锋

他是我们城市最美的交通追梦人

交通

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

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这里还有更多优秀公交人的故事……

孙春祥

“二环公交活地图”

孙春祥,一名90后,年参加工作,担任成都快速公交站厅服务员,第二年就因表现优异成为服务站长。

他热爱本职工作,是“二环公交活地图”。利用休息时间乘坐公交车,收集线路换乘信息,制作“公交换乘查询表”,每一条换乘信息都通过他亲自验证,不仅覆盖了了二环快速公交每个站点与公交线路换乘,还包含了站点附近客运枢纽、医院、政务中心、小区、学校、银行的换乘,以及地铁站换乘站的收发车时间和接驳的公交线路信息,为乘客提供详细咨询信息,并将“查询表”与同事分享,有效提升了站务员咨询服务能力。

他热心服务,时常帮助行动不便的乘客上下车、帮助乘客买票、提醒乘客注意上下车安全。每到雨季,孙春祥常出现在站厅乘客上下车处,浑身湿透地为乘客撑伞。

陈勇

新一代匠人

一名在公交家庭中成长的新一代匠人,现任成都公交集团总成维修中心电器组组长、“职工创新工作室”技术带头人。

他积极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班组职工巧干实干,对电器除尘设备进行工艺改进,实现从开放式过滤到循环密闭自净的升级,进一步减小和防止粉尘的吸入对操作者身体造成危害。

他带领创新工作室对“QDJ起动机”展开技术研讨,解决了起动机点火启动时间提前问题,改善CA4G发动机工作状态,延长了起动机和飞轮齿圈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保障了一线运营车辆的技术稳定,大大提高了一线车辆运营效率。

卓雪山

成都公交“活地图”

成都公交集团线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公交规划专员,卓雪山始终把解决市民的公交出行诉求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在线网管理中心工作的近十年里,卓雪山走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正是这种“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促使他在业务领域深耕细作,线网布局了然于心,同事们都称他为成都公交“活地图”。

在他的推动下,成都公交线网按照干线、支线、社区巴士分层思想,整体考虑线网布局的方法,对公交线路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布局。他是改革发展的“践行者”,深入龙潭工业园区走访调研、现场勘查、多方协调,力促开行园区定制公交专线开行,使龙潭总部新城内数万名企业职工的出行条件大为改善。

他们是公交人

亦是市民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他们

感谢他们真诚的付出

来源:成都交通运输

编辑:蒲凡

请猛戳右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nhuangyinxiang.com/jzbz/85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