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上海街头
排队的场面简直太火爆
他们都在干啥?
办年货啊!
兑换家宴预制菜的队伍,从南京路步行街一直排到新雅店门口。
淮海路上的光明邨,买熟食的两条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想买到得排上三小时。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南京西路上以蝴蝶酥闻名的国际饭店,队伍也排到“转了角”。多位顾客大呼:“四小时!”
上海人节前为了老字号美食排队已成“网红一景”,甚至引来不少博主现场直播。
酱鸭限购一只
两条熟食队伍都要排三小时
↓
常年老字号排队大户光明邨,到了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
中午时分,多名网络博主在外围搞起了直播,向网友们介绍上海这一节庆排队盛事:“朋友们,这是阿拉上海过年的特色,跟着大爷大妈买准没错。对了,上海人叫阿姨爷叔,不叫大爷大妈……”
排到长长队伍末端的顾客们互相讨论:“估计两个小时要的,那么长队伍”“两个小时有点久哦,我排在你后面,你帮我盯一下位子,我到前面去看看情况”“你去你去,我帮你留着位子”。
两个小时的估计还是“保守”了。门前维持秩序的白衣大师傅说:“现在要三小时!”
附近的阿姨爷叔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要的要的,我早上九点不到就来了,现在还没买上。”
也有人疑惑:熟食两条队,一条长,一条短,为什么短的排队也快不起来?
大师傅解惑道:“很多人一看这条队伍短,都来排这条,其实仔细观察,这个窗口只有一个工作人员,长的那条的队伍窗口有三个人,有的装有的收钱,速度更快。所以不能一看队伍短就以为快。”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排三小时,就为买点熟食
招牌酱鸭还限购一只,值不值呢?
上海阿姨一句话真相了
市民言阿姨说:
“每个人心里一杆秤,觉得好吃才排的。一个店一百个人吃过,如果九十个人觉得好吃,那么它之后肯定要排队;如果一百个人吃过,只有十个人觉得好吃,那它之后就不会排队,就是这么个道理。”
蝴蝶酥限购十包
排队4小时全家出动买30包
↓
国际饭店蝴蝶酥是一绝,但排队四小时的话是不是有点夸张?
在南京西路的国际饭店门口,长长的队伍一直向前,转角进了黄河路,又一路排到了销售门面那儿。
“大概要排多久?”有路人凑上来问了一嘴,立刻引起了排队客们的讨论。
“至少四小时!”“四小时有的,队伍看着不算夸张但等得慢,因为要等蝴蝶酥新鲜出炉。”有女士感叹说:“排到这里就不可能放弃了,但早知道要这么久我就不排了。”
排队四小时,只为蝴蝶酥?不,国际饭店还有很多其他的点心。
周先生在离沪返乡前,特地来这里买年礼,甜咸蝴蝶酥都买了,还有一些拉花饼干和白脱司康饼:“两年没回去了,想买点有上海特色的有名气的点心带回去送人,买了五六百块吧。”
由于蝴蝶酥限购十包,有的家庭派出了三个人,只为买满30包。“这个好吃,空口吃或者配茶配点心都很好的。自己吃一部分,送人一部分。”买到的爷叔为蝴蝶酥连连点赞。
旁边,从徐汇区特地赶来买蝴蝶酥的黄阿姨说:“前两天我邻居来买时还是限购12包呢!实在是太火了。”
半成品年夜饭开领
装小推车、绑电瓶车…
↓
在南京东路上,有很多拎着“家宴”大箱子的行人,他们都是从新雅粤菜馆的领货点刚出来的:新雅招牌的生鲜半成品年夜饭,每年只领小小年夜、小年夜和大年夜三天。
家住静安的顾先生今天是骑电瓶车来的,他之前订了一张元的花开富贵家宴礼盒券,里面有八个冷盘、九个正菜、一个汤还两个点心,菜品之丰富令他十分期待,今天一大早就来南京东路提货了。
“去年买过,去年是乘地铁来的,发现很重,今年干脆骑电瓶车,不用拎了。”
为了不影响大堂和专卖店的年货销售,今年新雅生鲜年夜饭的领取点设在了转弯贵州路上。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领取年夜饭的顾客络绎不绝,有人还不只要领取一盒,拉来大推车,一盒盒往上叠。
顾先生拿到大大的礼盒后,走了一段路来到自己的电动车前,拿出准备好的绳子,将礼盒仔细绑在了后座上。然后上车发动,潇洒走人。
没有做足“功课”的可能就有点头疼了。现场,有的女士因为踢不动大礼盒,干脆将盒子在地上拖,反正盒子看上去足够硬质厚实。“这种一看就不是送人,而是自吃。”有结伴走过的行人看到了,笑着评论。
热闹的年夜饭领取现场也吸引了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找好角度对着“千姿百态领年夜饭”的人们咔咔按快门,将年兔年春节的满满年味忠实记录下来。
上海各大超市也在排队
手推车都不够用了
↓
还没开门
山姆青浦店就开始排队了
手推车都不够了
要排队等别人走了再拿
开市客也遇大客流
早点去感觉还行
但一眨眼功夫,周围人就变多了
除了吃的
精致的上海人还热爱买花
青浦虹桥花谷的蓝越园艺里花团锦簇,各式蝴蝶兰年宵花见缝插针般摆满门店,顾客络绎不绝。一旁,花店负责人曹美丽正与客户通着“有花就不错了,别挑盆啦!”
这不是夸张。据曹美丽介绍,花店1小时前刚进了一车共盆蝴蝶兰,目前所剩不多,已基本卖完。“往年主要做批发,今年散客零售特别多,上涨了近两成。以前一天来不了多少人,现在光上午就有四五十人。今年共准备了5万株兰花,数量与去年持平,但照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远远不够,失算了。”
年宵花市场里客人如织沈思怡/摄
兰缘天成的负责人蔡肖莉同样感受到了散客消费者今年对年宵花格外高涨的热情。以往,来蔡肖莉的店里购置年宵花的大多是中年人;今年,不少年轻人也都对照着手机里的照片来找她购买特定的兰花品种,他们正逐渐成为购置年宵花的主力,在年宵花的选择上也更偏爱稀有品种。
比如,店里一款少见的马卡龙色蝴蝶兰就深受年轻人喜爱。据了解,马卡龙蝴蝶兰由“活体染色”技术培育而成,呈独特的蓝色和绿色等,在一众粉白的蝴蝶兰中十分亮眼。不过,它的价格也同样“美丽”——单株要比普通蝴蝶兰贵60元左右。眼前顾客熙熙攘攘,蔡肖莉如释重负:“元旦时几乎没什么客人,本以为今年年宵花生意不好做,现在看来是多虑了。”
气氛喜庆浪漫的虹桥花市沈思怡/摄
虹桥花谷络绎不绝的顾客嘴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过年买花,新年发发。”
67岁的刘丽华在蓝越园艺里购买了一盆大红色的蝴蝶兰年宵花,花语是“幸福向你飞来”,除此之外她还买了两盆红掌花,同样红红火火,很有迎新气氛。刘丽华告诉记者,她“阳康”还不久,目前依然容易疲惫,逛花市看看花,心情也跟着灿烂了起来。“生病的时候哪都不能去,太难熬了。康复后赶紧出门买花,庆祝过年也庆祝健康。”
去年毕业后,24岁的李英留在上海工作,因工作繁忙,今年她选择留沪过年,这已是第三年。与往年热闹的宿舍不同,今年她搬入了自己的小出租屋,是间位于浦东老公房里的一居室。在虹桥花市,她买了一束价格相对低但依旧怒放的洋牡丹跟几支粉色的玫瑰,“一个人过年也要有仪式感,买花是最不奢侈的精致生活体验啦!”她笑着说。
陈海虹跟父亲是虹桥花市的常客,家中一年四季的花都在这里买。为迎接新年,父女俩购入了一盆玫红色的蝴蝶兰。买花的意图并不复杂,单纯为了“愉悦自我”。“毕竟这几年经历了这么多,还是觉得让自己开心最重要。”陈海虹说。
也有不少人借助年宵花给亲朋好友送去关怀。在任小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