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等)所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这是颈椎病的医学定义。它属于脊柱退变性疾病。颈椎病所累及的颈髓是中枢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压、受损后所引起的肢体麻木无力、疼痛、感觉异常、写字等精细活动障碍、行走不稳、躯体“束带感”等是颈椎病的典型症状。
2
颈椎不好应该看哪个科??最好先看脊柱外科。在欧美国家或日韩,有一部分神经外科的医生专门做脊椎上端即颈椎的手术。在我国,也有一部分神经外科医生,在做颈椎病的外科手术。但总体上,国内患者主要还是到骨科,但最好是专门的脊柱外科就诊。
3颈椎哪些节段容易出问题?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颈椎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即中下颈椎,主要是C3至C7(即第三到第七节颈椎)的之间的4个间隙。目前认为,C5/6水平接近颈椎的活动中心,最易发生退变,其次是C4/5和C6/7,C3/4发生较少。这就如同工人做工,干的活越多,也就越容易疲劳。
4颈椎病应如何治疗?是否应先保守治疗?如果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X片、MRI等)证实存在明确的脊髓、神经根严重压迫等手术指证,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的首要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直接或者间接扩大椎管容积,预防脊髓损害进一步恶化并改善神经功能。
保守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放松肌肉、适度纠正不良曲度、改善循环、促进水肿及炎症性物质吸收、营养神经等。常用疗法有制动、牵引、热敷、按摩、拔罐等。这些方法更多适用于病情较轻且没有椎管狭窄的患者,如单纯的颈痛或一过性的手麻。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保守治疗的局限性在于其可以在一段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但不会从根本上解除客观存在的机械性压迫。以脊髓型颈椎病为例,如果病情发展到出现走路不稳、手握不住东西、甚至肌肉萎缩等症状的程度,保守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有些方法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最好通过手术,尽快解除神经压迫。因为压迫会造成脊髓损伤,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压迫持续时间越长,损害的程度就越重,手术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这就好像地震发生后,人被埋在废墟下面,是两天拿掉废墟物好,还是两个月拿掉好?当然是越早越好。
需要指出的是。相当数量的病人对手术有畏惧、抵触心理。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只能给病人和家属考虑的时间和条件,先采取保守治疗试试看,如果症状持续进展,必须尽快手术治疗。
5不及时手术,会有哪些近期或远期危害?压迫是一个持续存在、进行性加重的问题。神经是很脆弱的组织,持续的压迫不解除,最终会导致神经本身的损害。脊髓受压时间过长或程度过重,可能出现脊髓的变性或囊性变,在脊髓内部形成一包液体,损害甚至丧失原有的感觉运动传导功能。影像学上叫“高信号”改变。这种程度的神经损伤一般是无法修复的,手术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做过一个研究,发现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在6个月之内接受手术,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比较高。
在这里我要指出的是,有些家属觉得病人身体不好,不方便出门,由家属代替病人就诊,以为拿着片子或者报告给医生看看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实际上,各种诊断报告显示的病情与患者自身感受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手术医生,我们始终坚持看到患者本人,面对面地检查交流后,才能评估手术能不能做,有什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