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龙井爱好者来说,每年的明前新茶是必须买买买的。而今年距离往年大规模采摘至少还有十余天,加之江浙沪区域雨水一直未断,根本不具备采摘条件。但拼多多等购物平台已经出现大量年的龙井新茶。事出反常必有妖,三分钟评茶特地派出小分队,前往杭州探寻究竟。以下为我们的实地报告,请大家转发给身边的茶友,以免上当受骗。冒着绵延数周的冬雨,我们踏上了前往杭州的行程。从上海出发,行程3个小时。我们的目标很明确,直奔杭州茶叶批发市场。这里是全国龙井茶叶交易的聚集地。各地的经销商、网代多在这里进货拿货。年3月1日早9时许,我们到达杭州西湖茶叶市场。该批发市场是西湖龙井的老牌批发市场之一,老旧的装修,破旧的窗框,以及富有时代感的广告标牌,无一不向来者述说着自己的时光印记。门口排列的各地牌照的汽车表明年的龙井生意已经开张了。可以看到,此时已经有很多批发商在销售新茶了。上图两位茶商在筛茶,这种筛子可以筛出大小均匀的芽叶。很多朋友买茶时看到大小均匀的干茶,会觉得这种茶从采摘时就很讲究,徒生好感。实际上,多数情况下是商家筛选后的结果。与此同时,多数茶商门前也已备好货,准备迎接南来北往的客商了。我们一开始并没有和商家直接接触,而是拿着单反相机冒充游客在里面东拍西拍。转了一圈下来,发现大家摆放在外面的所谓“新茶”,其实都是乌牛早而已,并非龙井。其中一个同事为了增强图片的可信度,专门用自己刚抢到的小米9手机拍摄了一张近景,图片左下角有mi9水印。大家可以看到,乌牛早和龙井非常相似,干茶都是扁形,叶型匀整,色泽鲜绿。如果以龙井的评价标准去看乌龙早,真的可以算是优等品了。但乌牛早和龙井却完全是两种茶。泡出来的味道也完全不同,乌牛早会有很强的青草味。而龙井除非炒制过程中出了问题,否则不会有这种味道的。就算有,也十分轻微。更巧的是,笔者当时探访时发了一个朋友圈,被笔者朋友看到。他不信邪,非要尝一尝这个乌牛早的滋味。于是我给他寄了半斤。大家可以看一下下图的聊天记录,3月1号的期许和3月3日的感叹,对比强烈。总之,如果你是想喝的是龙井,请千万不要尝试乌牛早,你会怀疑人生的。但是喜欢喝乌牛早的朋友可以尽情购买,我们并不是说乌牛早不好,只是希望原本想购买龙井的朋友不要上当受骗而已。探查一圈后,笔者特地拿着单反相机,冒充旅行客上前问询(实际咨询的不是最开始图片上的两位茶商)。我们:请问,这里是杭州买龙井最好的地方吗?(装小白必修课,请做笔记)某茶商甲:是啊,这里是杭州最有名气的龙井批发市场,紧挨着龙井旅游区。你去问问转塘批发市场都知道。我们:哦哦,那这个是今年的新龙井吗?(实际上是乌龙早)某茶商甲:对,刚下来的。(对方并没有否认)我们:请问这里是杭州买龙井最好的地方吗?某茶商乙:那当然,全杭州就我们这最实惠。我们:哦哦,这是今年的新龙井吗?某茶商乙:这也是龙井的一种,产的比较早。(还算有点良心哈)我们:这个多少钱一斤啊某茶商乙:这个一斤(实际上批发市场拿货价格在以内,可以理解,散客多挣点嘛。)我们:我听朋友说,龙井新茶不都要一两千一斤嘛?某茶商乙:现在都这价,你可以去问问。(机智如你,只能恭喜发财了。)实地探访下来,多数批发商还是会告诉你乌牛早和龙井的不同。毕竟他们是批发商,只要判断你是茶商而不是散客,都会实话实说的。个别经销商如果判断你是游客,可能会忽悠你一下。但也是个别而已。但是请注意,他们毕竟只是批发商,真正的销售商拿到这些茶会如何宣传,那就说不准了。反正我们对拼多多等平台上面冒出来的诸多新茶来路表示怀疑。忙完正事儿,我们吃吃喝喝玩到晚上返沪。回去之前,我们抹黑到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区梅家坞和十里琅珰附近转了一下,并且分别拍摄了茶树的照片。(白天忘记了)上图是梅家坞的茶树,多数都刚刚长出幼芽,想要采摘还需半月有余。总之,结合今年的天气和目前茶树的生长态势,近期的龙井新茶大家还是不要购买了。3月的时候我们还会去杭州、安吉等地探访。到时再为大家实况播报。同时也会帮大家带茶。我们三月底见。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请转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提醒他们不要上当受骗哦。三分钟评茶,专评低价茶。寻找元以下性价比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