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老专家颈椎病的诊断朗朗上口的颈椎病

得了颈椎病疼痛部位不仅限于脖子上。

颈项痛是颈椎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呈钝痛、隐痛或刺痛,伴颈项部僵硬、板滞感。颈椎病造成的疼痛还可以出现在肩背部,甚至出现上臂痛、前臂痛和头痛。颈椎病其他症状还包括双上肢麻木、感觉减退、双手出现笨拙感、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等。

颈椎病的诊断要结合以下条件:

1、临床表现

2、医生的手法检查

3、影像学证据(X片或者核磁)

4、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与临床表现相一致

颈椎病的初步诊断

可结合颈椎病的症状与以下检查方法初步判断是否有颈椎病。

1、压痛点

a、在上下棘突之间凹陷处有压痛

我们颈椎后面用手能摸到的突起部分,医学上称之为“棘突”。在颈椎病的早期,一般压痛点和颈椎病发生的节段是一致的,所以这个压痛点主要的作用就是初步判断颈椎病的节段用的。

比如:颈椎第4至第5棘突间的凹陷处按压痛比较明显,那很有可能就是颈椎4-5椎间关节出了问题。

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颈椎病的后期,椎间关节周围的韧带很可能已经钙化或长有骨刺,所以,这个压痛点有可能会变得不明显。

b、棘突两侧1厘米到1.5厘米有压痛。

棘突两旁一般是神经从脊髓分叉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有压痛一般图示神经有受压迫。检查时应该沿着着棘突两侧由上到下、由内到外,按顺序逐点按压。

c、背后肩部和颈后侧的交界区域和锁骨上窝和颈部前侧的交界区域。

这个部位有压痛,表示肩部和斜角肌群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2、颈部活动范围测量

一般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的颈椎屈伸和旋转都会出现受限制的情况,所以通过让颈部做前屈、后伸、旋转和侧屈的活动,我们可以采用量角器来量化这些具体的活动范围,然后根据正常的活动范围来判断颈部是不是有活动受限。

3、前屈旋颈试验

先低头,然后分别向左向右旋转活动,如果颈椎出现疼痛,那么就表示颈椎小关节有可能有退行性改变。

朗朗上口的颈椎病概念口诀

-12-22集团公司培训部

免费咨询

1.颈椎病概念口诀

颈椎疾病很常见颈椎间盘退行变

周围组织多累及继发病理性改变

[解释]

颈椎病是指颈椎的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2.[颈型颈椎病口诀]

颈椎疾病多颈型颈项强直和疼痛

肩背疼痛常发硬头部点仰转不灵

斜颈姿势伴头晕横突棘突点压疼

拍片曲度多改变核磁脱水盘变性

除外扭伤和落枕肌筋膜炎肩周病

[解释]

颈型颈椎病

①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及压痛点,压痛点多在横突、椎板棘突间等软组织附近部位。常于过劳和受凉后加重;

②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失稳等变化,MRI显示颈椎间盘脱水、变性、突出;

③除外颈部扭伤、落枕、肩周炎、肌筋膜炎、神经衰弱等其它疾患。

3.[神经根型颈椎病口诀]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疼上肢放射痛

受压神经感觉减肌力减退萎缩性

臂丛牵拉多阳性拍片椎体多增生

核磁间盘有突出神经受压根水肿

[解释]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要点:

①颈痛伴上肢放射痛(根性痛)

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

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④颈椎X线可见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椎间孔变小;

⑤MRI、CT显示椎间盘突出、椎体后骨刺及神经根管变窄,脊神经根肿大。

4.[脊髓型颈椎病口诀]

颈椎压迫脊髓型下肢麻木多沉重

行走困难如踩棉上肢细作难完成

躯干感觉多异常下肢束带感冰凉

尿急尿频性异常膀胱指肠功能障

重者痉挛性瘫痪不能自理卧在床

[解释]

脊髓型颈椎病

①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患者双脚有踩棉感。

②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

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

③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称为“束带感”。

同时下肢可有烧灼感、冰凉感。

④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

如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秘结。性功能减退。

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须拄拐或借助他人搀扶才能行走,直至出现双下肢呈痉挛性瘫痪,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5.[交感型颈椎病口诀]

颈椎病型之交感退变节段不稳变

交感神经受刺激神经功能多紊乱

头部晕沉难入眠不易集中记忆减

眼耳鼻喉多症状眼干耳鸣听力减

鼻塞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嘶味觉变

胃肠胀泻多嗳气心悸胸闷心率变

面部肢体多有汗疼麻不沿神经线

交感症状千般变颈部活动多有关

[解释]

交感型颈椎病是由于退变导致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①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头沉、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②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耳鸣、耳堵、听力下降;

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③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等。

④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⑤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

以上症状往往与颈部活动有明显关系,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

6.[椎动脉型颈椎病口诀]☆

椎动脉型颈椎病猝倒发作意识清

颈性眩晕多相伴旋颈实验常阳性

椎间关节失稳显钩椎关节骨质增

排除耳眼性眩晕还有神经官能症

基底动脉血不足确诊椎动脉造影

[解释]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要点

⑴有猝倒发作,但意识清醒,并伴有颈性眩晕。

⑵旋颈试验阳性。

⑶x线片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⑷除外耳源性或眼源性眩晕。

⑸除外椎动脉Ⅰ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Ⅲ段

(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⑹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

7.[食道压迫型颈椎病口诀]

颈椎食道压迫型椎盘退变骨刺成

骨刺过大速生成食管异常炎症生

环状软骨膈膜部颈椎仰位症发生

早期吞咽多障碍食后胸骨灼刺痛

轻度仰颈难下咽屈颈症状去无踪

中度软食流质物重度仅能喝水行

单纯压迫很少见八成脊髓椎动型

拍片椎体有骨刺五六多呈鸟嘴型

压迫食管狭窄征吞服钡餐可辨明

[解释]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又称吞咽困难型颈椎病,主要由于椎间盘退变继发前纵韧带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机化钙化及骨刺形成所致。

一病因

①.骨刺过大超过1.5cm者并超过椎体前间隙及食管本身所承受的缓冲与代偿能力时则可出现食管受压症状。

②骨刺生成迅速致使局部平衡失调而易出现症状。

③食管异常食管本身可能有炎症存在(或食管周围炎)。

④解剖部位特点在环状软骨(相当于第6颈椎处)与膈膜部的食管较为固定,因此较小的骨刺即可引起症状。

⑤体位影响当颈椎处于仰位时由于食管同时被拉紧因而食物通过障碍。

二临床表现

1.吞咽障碍

早期主要为吞咽硬质食物时有困难感及食后胸骨后的异常感(烧灼、刺痛等)

渐而影响吞咽软食与流质饮食,其吞咽障碍的程度可分为:

(1)轻度为早期症状,表现为仰颈时吞咽困难,屈颈时则消失。

(2)中度指可吞咽软食或流质饮食。

(3)重者仅可进食水汤。

2.其他颈椎病症状

单纯的食管压迫型颈椎病患者少见,约80%的病例尚伴有脊髓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症状。因此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

三检查

1.X线平片检查

显示椎体前缘有骨刺形成,典型者呈鸟嘴状,其好发部位以颈5~6椎节最多。并压迫食管引起痉挛和狭窄征

2.钡餐检查

在钡餐吞服透视下(或摄片),可清晰地显示食管狭窄的部位与程度

3.MRI及CT检查

均可显示椎节局部的病理改变,包括椎节前,后骨刺生成情况及对食管的影响等。

腰腿痛与颈肩病

谈肩痛别再只联想到肩周炎了

-06-09集团公司培训部

大多数人肩膀疼以为是患上了肩周炎,真正的肩周炎发病却相对较少,肩袖损伤才是肩关节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大体来讲,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如同我们所穿衣服的肩袖一样,包绕在肩关节周围,故得此名。

什么是“肩袖损伤”呢?

肩袖损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其发生与年龄成正相关,肩袖撕裂的症状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类似,但同时还伴有肩外展无力。运动员、提拉重物、外伤者容易产生肩袖损伤。典型症状是颈肩部夜间疼痛,上举手臂疼痛;有时不敢患侧睡,甚至被痛醒;肩关节可在外展、上举或后伸时无力,有时连个人卫生也存在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如为青年人,绝大多数伴有严重外伤史。由于肩袖受肩峰保护,直接暴力很少造成肩袖破裂。间接暴力多因肩袖随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变后上肢外展,手掌扶地骤然内收而破裂,尤因冈上肌肌力薄弱,而承受牵拉力最大,故易破裂,约占50%.肩袖损伤依破裂程度可分为部分破裂和完全破裂两类。若处理不当,部分破裂可发展为完全破裂。临床主要通过询问有无外伤史、受伤及治疗经过;检查肩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范围,有无肩外展痛、肩峰下压痛;肩关节X线、B超及MRI等进行诊断。

再来看一下什么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病因

肩峰前外侧端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这种撞击大多发生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反复的撞击促使滑囊、肌腱发生损伤、退变,乃至发生肌腱断裂。

临床表现

撞击征可发生于自10岁至老年人。部分患者具有肩部外伤史,相当多的患者与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有关。因肩袖、滑囊反复受到损伤,组织水肿、出血、变性乃至肌腱断裂而引起症状。早期的肩袖出血、水肿与肩袖断裂的临床表现相似,易使诊断发生混淆。应当把撞击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肩痛症进行鉴别,并区分出撞击征属于哪一期,这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各期撞击征的共同症状

1.肩前方慢性钝痛

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症状加重。

2.疼痛弧征

患臂上举60°~°范围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疼痛弧征仅在部分患者中存在,而且有时与撞击征并无直接关系。

3.砾轧音

检查者用手握持患臂肩峰前、后缘,使上臂做内、外旋运动及前屈、后伸运动时可扪及砾轧音,用听诊器听诊更易闻及。明显的砾轧音多见于撞击征2期,尤其是在伴有完全性肩袖断裂者。

4.肌力减弱

肌力明显减弱与广泛性肩袖撕裂的晚期撞击征密切相关。肩袖撕裂早期,肩的外展和外旋力量减弱,有时系因疼痛所致。

5.撞击试验

检查者用手向下压迫患者患侧肩胛骨,并使患臂上举,如因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而出现疼痛,即为撞击试验阳性。NeerⅡ认为本试验对鉴别撞击征有很大临床意义。

6.撞击注射试验

以1%利多卡因10毫升沿肩峰下面注入肩峰下滑囊。若注射前、后均无肩关节运动障碍,注射后肩痛症状得到暂时性完全消失,则撞击征可以确立。如注射后疼痛仅有部分缓解,且仍存在关节功能障碍,则“冻结肩”的可能性较大。本方法对非撞击征引起的肩痛症可以作出鉴别。

那肩周炎又是怎么回事呢?

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活动,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不少患者是由风湿病引起的。

主要表现:

1.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

2.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

3.该病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青年与老年人也有发生。

4.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

5.外伤诱发者,外伤恢复后肩关节外展功能迟迟不恢复。

医生这样查体:

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点,病程长者可见肩臂肌肉萎缩,尤其以三角肌明显,肩外展试验阳性,继续被动外展,肩部随之高耸,此时一手摸住肩胛下角,一手将患肩继续外展可以感觉到肩胛骨随之向外上转动,说明肩关节已有粘连,重者外展外旋后伸等各个方向活动均受到限制。X线检查均属阴性,但可以鉴别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等。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nhuangyinxiang.com/jzwh/24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