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风寒湿证(颈部酸胀痛,怕冷怕风,喜欢颈部保暖)、痰湿阻络(颈项部酸胀痛伴头晕恶心,肢体乏力困重)、血瘀气滞(疼痛明显,痛有定处)、肝肾不足(颈项部酸胀,头晕眼花,腰膝酸软)。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环境。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三)饮食护理
忌寒冷油腻辛辣之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1、风寒湿证:宜食祛风散寒之品。如荷叶粥、苡米粥等。
2、血瘀气滞:食活血化瘀之品。如橙子、刀豆、桃仁等。
3、痰湿阻络:食化痰利湿之品,如大枣、山药、莲子、白萝卜、扁豆、木耳等。
4、肝肾不足:食补益肝肾之品。如瘦肉、黑芝麻、鱼类、核桃、豆制品、蘑菇等。
(四)给药护理
1、口服中药时应与西药间隔30min左右。
2、汤药宜热敷。外敷药温热外敷,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药疹发生。
(五)情志护理
病程缠绵,患者常心情抑郁。要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其痛苦,使其配合治疗与护理。
(六)临症护理
1、疼痛:颈肩疼痛较重者可遵医嘱行拔罐、中药外敷等。
2、眩晕:指导患者转头时动作不可过快过猛,眩晕频繁发作时下床或行走时最好用颈围固定颈部。预防外伤,防止患者摔倒受伤,保持房间地面干燥。\
3、教育患者保护颈部的方法:不能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避免猛烈转头,平卧时枕头不可过高,侧卧时枕头不宜过低,枕高应与一肩宽相等,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大头颈部活动范围,锻炼颈肌如“米”字操、耸肩、扩胸运动等。
(七)健康指导
1、枕头不宜太高,以1拳头为宜,亦不宜太宽,保持轻度头部后仰位即可。
2、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纠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伏案工作或低头劳动1?2小时后,适合活动颈部以减轻颈部肌肉的疲劳和紧张度。
4、在未诊断清楚的情况下不能轻易按摩和推拿,否则会加重病情。
5、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配合治疗。
6、戒烟限酒。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避免风寒外邪入侵而诱发。
附:
拔罐的操作步骤
1).拔罐前检查器具(真空罐、消毒酒精),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
2)选择患者舒适并且医者方便操作的体位,施术部位充分暴露。
3).选罐:根据部位的面积大小,患者体质强弱、以及病情而选用大小适宜罐具。
4).施术:首先将选好的部位显露出来,术者靠近患者身边,顺手(或左或右手)执罐按不同方法扣上,再用抽气枪将罐内空气抽吸。一般有两种排序:
(1)密排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寸。用于身体强壮且有疼痛症状者。有镇静,止痛消炎之功,又称“刺激法”。
(2)疏排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相隔1--2寸。用于身体衰弱、肢体麻木、酸软无力者。又称“弱刺激法”。
5).询问:罐拔上后,应不断询问患者有何感觉,如果罐吸力过大,产生疼痛即应放入少量空气。方法是用左手拿住罐体稍倾斜,以右手指按压对侧的皮肤,使之形成一微小的空隙,使空气徐徐进入,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放气,重新扣好。拔罐后病人如感到吸着无力,可起下来再拔1次。
6).拔罐时间:大罐吸力强,1次可拔5--10分钟,小罐吸力弱,1次可拔10--15分钟。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病程以及拔罐的施术部位而灵活掌握。
7).拔罐次数: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次为1疗程,中间休息3--5日
本文来自网络
护士查阅资料还去百度文库吗?out了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详细了解知护文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