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轻松 近日,我院骨科二病区团队在主任王胜利的带领下顺利开展了“零切迹”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手术,为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标志着我院骨科的诊疗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患者王阿姨,55岁,两星期前出现右腿无力,活动不便,后又不小心摔了一跤,四肢出现麻木、无力,腹部有明显的“束带感”,医院就诊,考虑是“格林巴利综合症”,CT、化验检查结果又不支持该诊断。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到我院骨科门诊,王胜利接诊了该患者,经过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及阅片后,考虑患者是颈椎病外伤加重导致。 因为已经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四肢麻木、无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根据患者病情资料,鉴于患者年龄、颈髓受压、外伤等情况,考虑患者具有手术治疗指征,王胜利团队决定为其手术以达治疗目的。为了能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挽救脊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经科室讨论,放弃传统颈椎手术方法,决定为其采用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手术方案。▲术前影像资料可见颈5、6椎间盘突出压迫后方脊髓▲术后DR显示内植物位置满意 王胜利介绍,颈椎融合术是治疗下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常规的颈椎前路手术方式需要显露较多范围的手术视野,在植入融合器的同时,往往需要附加钢板进行固定,但钢板的应用存在以下的问题和风险:时间久了钢板移位;钢板对食道磨损引起食道瘘;钢板凸起于颈椎表面引起吞咽异物感或吞咽困难;另外还存在手术时间长、手术中需要用力牵拉气管,增加了喉部神经损伤的几率,有可能会出现术后声音嘶哑、呛咳、吞咽不适感等并发症。 而“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解决了采用钢板融合的诸多问题。“零切迹”,顾名思义,就是在颈椎前方不形成凸起,将椎间融合器植入到患者椎体之间后,通过螺钉将融合器固定在椎体上,椎体的前方不需要再进行钛板固定,实现了椎体前方的“零切迹”。“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拥有可变的螺钉置入角度,螺钉在术后可随应力变化而发生角度变化,最大程度远离临近椎间隙,将对临近椎间盘的骚扰降至最低。手术完成后融合器完全处于椎间隙内,椎体和食道之间没有金属存在,具有手术操作快捷、安全,不需要取髂骨植骨、无应力遮挡,对颈椎生理功能干扰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突出优势。 经过周密术前准备和排除相关手术禁忌后,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等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下,王胜利团队为患者进行手术,顺利完成“零切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手术。患者术后第二天饮食正常,无吞咽困难,腹部“束带感”基本消失,因脊髓压迫的肢体麻木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现在佩戴颈围已经可以自己下床活动了。 骨科二病区多年来已为多名患者解除脊柱、关节、创伤等多种骨科疾病的痛苦。随着“零切迹”颈前路融合技术的持续开展,科室将为更多颈椎患者带来福音,使患者可以重新享受美好生活,拥抱健康。
本期文案丨卢彦肖
版面编辑丨刘家麟
校 对丨王 宁 戚艳芳责任编辑丨张翠丽审 核丨王 磊来院就诊请提前扫描行程码、健康码,并截图保存!往期精选
来了,新闻快班车!
我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我院召开以案促改专题研判工作会
别忘了点好看哦!转发就更好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