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的时间,是中国酒店业市场波动最为剧烈的两年。本期内容分析一下家酒店的真实经营数据,向我们进一步呈现出了中国酒店业在过去一段时间中究竟是如何破冰并自救的。
整体市场业绩跌至“有史以来”最低值
从整体市场行情来看,年除了前三个月受疫情影响的至暗时刻以外,在下半年长期时间里,整体市场都处在一个较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
年,是中国饭店业务统计有史以来最“惨”的一次。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的平均入住率都跌到了44%,有限服务的三星级酒店也跌到了52%。
受疫情影响,年上半年整个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7月份到10月份的黄金周期中,大家陆续开始非常努力的追赶业绩。但是即便如此,年整体市场的RavPAR与上一年相比还是下降了38%左右。
利润率应声下跌
在低迷的市场行情下,酒店的平均房价下降了大约10%,利润率也应声下跌。五星级酒店的GOP率只有20%。
以平均房价来看,商务型酒店受损严重。
平均房价在人民币~元和~这两个区间的酒店,年平均GOP率下降的最为严重。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区间里的酒店,大部分是传统的商务会议型酒店。
去年在疫情及政策影响,商务会议受限,再加上酒店本身也比较难转型,导致这类酒店的RevPAR直接下降了34%,GOP率下降10%左右也就不足为奇了。
旅游目的地是唯一上升市场
相比较下来旅游目的地是去年唯一受到一个利好影响的区域。去年,包括三亚、丽江等城市都有一些非常强劲的复苏表现,也为酒店行业的振兴给到了一些信心。
在国际旅游市场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体现了出来。尤其是海南地区,几乎引领着整个国内旅游目的地的复苏。
此外,我们也发现,如今大家所推崇的”宅度假”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的。如果酒店有相对好的户外空间、娱乐空间以及好的地址位置,其实就能很好地捕获到游客的这种需求。
行业未来发展路径
独特标签竞争差异:不管是新开发的酒店还是正在运营的酒店,也无论你是发展中的还是发展势头正猛的酒店,都要去寻求一个新的落脚点,来打造酒店自身的属性标签。例如现在酒店业涌现的:电竞酒店、影院酒店、智慧酒店等等,唯有顺应时代的需求,方能在瞬息万变的酒店行业中以不变应万变。
城市产品休闲化是不可避免的大方向:如今会议市场、团队市场在长期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去拉拢散客、拉动客人在酒店内进行消费是所有酒店从业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拥抱数字化:在疫情的催化下,酒店行业已经无法避免的加速了整体线上化的水平,例如抖音等直播平台的CPS分销上线,也给酒店行业带来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从一系列数据表现中也可以看到,线上预订从年的30%上涨到了的41%。这就涉及到了酒店的线上运营、线上营销,以及整个后台的运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体系的搭建,与酒店未来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
综上所述,其实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中国酒店业正在逐渐回归到原来的本质上,大家都知道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性。对于酒店来说,新的个性标签也会成为一个核心点。特别的地理位置、特色服务、良好的住宿体验等等,都是决定一个酒店能否成为行业翘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