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m.39.net/pf/a_5154126.html安徽省宣城市创新双拥工作取得良好效应——“军人驿站”带火红色旅游■陈晨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蔡永连桃花潭,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因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为世人熟知,其所在的皖南泾县也随之名扬天下。4月中旬,大江南北春意渐浓,各地迎来“出行热”,泾县旅游数据持续上扬。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对重点旅游数据动态监测中发现:全县宾馆及红色景点的散客接待量较往年均有大幅提升。“红色景点以往以接待党政机关、中小学校等团队为主,并且大都不会留宿。”县文旅局副局长王敏分析,宾馆和红色景点的散客接待数据存在一定关联性。泾县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它曾是新四军东进抗日指挥中心和主要根据地,“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拥军佳话在这里流传至今。多年来,军地领导坚持弘扬优良传统,持续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县人武部领导告诉记者,年以来,该县军地联合开通10家“军人驿站”,每天提供近30间客房,供现役军人、文职人员、参战退役军人3类人员免费入住使用,并为所有入住的退役军人提供折扣优惠。今年清明前夕,他们还开通“军人驿站”红色服务功能,面向全国烈属免费提供3天入住服务,方便他们来泾县寻亲寻根、祭奠烈士。暖心之举迎来意外收获。清明期间全县挂牌“军人驿站”的宾馆房间供不应求,市区和周边县区“军人驿站”家家客满。许多宾馆负责人感到,“军人驿站”引来大量客流。宾馆负责人的感受与王敏所说的“关联性”不谋而合。“开放的‘军人驿站’就像等你来串门的亲戚朋友家。”烈属明挺刚感慨,免费提供的房间即使满足不了众多烈属的入住需求,他们依然愿意自费住下,循着烈士的足迹看看这座城市。“‘军人驿站’客源主要流向红色旅游景点。”市文旅局根据该市旅游市场客流规律分析,宣城市运营“军人驿站”已有5年,数量规模目前拓展到50家,优待优惠的几类人员正是红色旅游的客源主体,客流量不容小觑。慕名从南京赶来的老兵自驾游团队成员到宣城一游后,纷纷向亲朋推荐这座小城。团队负责人董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