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表现为颈项疼痛或酸胀不适,僵硬,转动不利,疼痛常向一侧或两侧肩部、上肢放射;或上肢麻木、发凉、屈展不利,头晕耳鸣等等。
灸天柱穴
天柱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项部。天,天空;柱,支柱。上部为天,颈椎古称“柱骨”,穴在其旁。
取穴位置:后发际正中旁开2横指处。
灸治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灸治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灸治功效:明目醒神。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经穴。又名“百劳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大穴,又称督脉之海,有总督诸阳之义,能主宰全身。顾为保健要穴。大,巨大;椎,椎骨。古代称第一胸椎棘突为大椎,穴在其上方。
取穴位置: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将颈部稍微向前倾,后颈部隆起最高点下缘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灸治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
灸治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灸治功效:散寒解表,温阳疏风。
灸后溪穴
后溪穴归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左右各有一穴。后,前后之后;溪,山洼流水之沟。第五掌指关节凹陷如沟。指穴在第五掌骨后方。
取穴位置: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缘,有一条明显的横纹,在此横纹的尽头就是后溪穴。
灸治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灸治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灸治功效:舒经利窍、宁神,对治疗后脑勺痛特别有效。
灸合谷穴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在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合,结合;谷,山谷。穴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局部程山谷样凹陷。
取穴位置:取穴时,用一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灸治方法:温和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灸治时间: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每周灸3-4分钟。
灸治功效:镇静安神,通络活血,调气镇痛
附注:桡侧和尺侧在医学上是个方位词。以手掌为例,靠小指一侧称为尺侧,靠拇指一侧称为桡侧。
注:本文编写材料均来自网络,只做公益分享,如侵权请联我们系删除。艾灸虽好,但也有禁忌,请“阅读原文”,查看艾灸应注意的相关禁忌事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