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在生活中是一种很折磨人的病症,患了腰椎间盘突出,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腰椎病更是活动的厉害,那么为什么腰椎病总在秋冬季节时严重呢?有哪些好的治疗方法呢?
资料图(供图/视觉中国)
为什么腰椎的毛病总在秋冬交际时严重呢?
一方面,秋冬季节气温较低,风寒趁虚而入,本身就会影响人身体的机能,人的活动能力下降,抵御疾病侵扰的能力也会下降。另一方面,颈腰椎受冷受凉后,局部软组织收缩痉挛,肌肉僵硬萎缩,造成脊旁神经压迫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供应不畅,进而产生疼痛、僵硬、乏力等症状。
脊柱内在的生物力学平衡遭到破坏,脊椎相关部位产生代偿机制,诱发各种问题,使得腰椎病患者病情复发,一些腰椎病潜在问题也显现出来。而春夏两季天气暖和,腰椎问题就会缓和是由于此时人体运动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相对较强,腰背肌肉、韧带及骨关节也处在一个舒缓而有张力的状态,对脊椎的保护就相对到位的多。
防治腰椎病,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由于秋冬季天气寒冷,因此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要注意腰部的保暖,及时添衣,以免风寒乘虚而入,引起腰部及周围的肌肉韧带发僵变硬、肥厚钙化、椎间盘萎缩退化等。同时要注意补充营养,及时补充蛋白质尤其是胶原蛋白的摄入,合理的营养可以改善人体机能,抵御疾病的侵扰。多食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
另外,天气冷的时候,很多人都爱窝在被窝里看电视,半躺姿势易对腰椎肌肉产生负担,时间久了易引起肌肉劳损。
适量的锻炼和保健有利于改善炎症,对于没有腰椎问题的人,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专家提醒:如果是症状急性发作期,则要进行局部休息,不适合增加运动刺激。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频率、幅度不宜过大,锻炼前后注意保暖,防止腰部受凉。
腰椎病康复方法
5种蹲法
1、面壁蹲墙
放松腰部
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畅通,一方面可以增强肾功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练习面壁蹲墙,可以健腰松腰。
具体方法:
(1)面对墙壁,双脚与肩同宽(有基础后可以双脚并拢),脚尖碰到墙面,双手自然下垂。
(2)缓缓下蹲,蹲到极限位置,大腿紧贴小腿,然后缓缓站立。
(3)整个过程一定要正对前方,头不能倾斜。
(4)最初练习,可以下蹲时呼气,起立时吸气;有一定基础后,可以下蹲时深吸气,起立时呼气。
(5)每次可以做10~15个;每天可以练习多次。
刚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蹲下、起立了。
2、乞丐蹲
防治胃病
“乞丐蹲”是南怀瑾大师赞誉有加的一种蹲法,可以帮助治疗胃病,饭后蹲效果尤其好。他曾说:“只要坚持,受用无穷。”
具体方法:
(1)饭后,找一堵墙,最好找一个舒适的软垫(不可太软)。
(2)站在墙前,屈膝下蹲,背要直,贴靠墙壁或靠在软垫上。
男女蹲法不同:
女士两脚并拢,屈膝下蹲。
男士两脚微微分开(不可两脚并拢),屈膝下蹲,这样不会夹紧裆部。
(3)双手互握自然放在膝盖上,放松身心。
(4)屁股尽量后蹲但不着地,紧压小腿肚,腰、背、头尽量在一条直线上,吸气时闭嘴,呼气时略张嘴。
每次练习15分钟,专心下蹲,保持姿势,不要胡思乱想,也不要边蹲边与人交谈或做其他事情。
练习结束后,慢慢起身,不要过快过猛,原地舒展身体。如果再配合适当散步,甚合养生之道。
3、脚尖蹲
养肾
具体方法:
(1)两脚前脚掌着地,脚后跟抬离地面。
(2)双膝弯曲,大腿压着小腿,时间控制在30~60秒即可。
脚尖蹲时,前脚掌内侧、足大拇趾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都经过此处,刺激足三阴可温补肾阳。但因动作难度较大,半分钟就足够了,避免坚持过久拉伤或抽筋。
4、靠墙静蹲
保护膝盖
靠墙静蹲与乞丐蹲有些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靠墙静蹲是半蹲,乞丐蹲是全蹲。
很多中老年人膝盖不好,和下肢肌肉力量薄弱有关。日常生活中做靠墙静蹲运动,可以有效保护膝盖。
靠墙静蹲适合中老年人以及腿部力量不足的人群锻炼,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这个动作还能有效缓解膝盖的轻微受伤。
具体方法:
(1)背靠墙站好,上身挺直,双脚与肩同宽,脚尖正向,不要“内八字”或“外八字”。
(2)缓慢蹲下,小腿与地面保持垂直,蹲到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略大于90°为止(类似于扎马步的样子)。
(3)重心落于脚跟,膝关节在垂直方向上不能超过脚尖。
(4)背部、头部要全部紧靠墙壁,不能弯腰驼背。
坚持20秒会感到肌肉充血灼热、酸疼发胀、累的发抖,坚持不住了就站起来,这样就完成了一次静蹲练习。休息1分钟,再次进行静蹲。每次15分钟,每天练习1~3次。
5、弓步蹲
排毒
具体方法:
(1)迈出左脚,右脚脚尖触地呈脚尖蹲状态,两腿成弓步。
(2)将身体重量落到两脚之间,每练习30秒调换一次左右脚。
臀部是腿部六条经络的总开关,也是连接人体上焦气血和下焦气血运行的桥梁。最易受寒湿和血瘀,可以说是人体最大的毒窝,一旦毒素堆积过多可能导致手脚发凉、月经血块、子宫肌瘤等。弓步蹲时,会运用到臀部肌肉,从而达到臀部排毒的效果。
提醒:
无论采用哪种锻炼方式,都应考虑频率和强度,以防过度。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应有所控制。下蹲时不要强求动作一定到位,量力而行。
中药治疗效果佳
以上的运动方法,适用于轻度腰椎病患者。如果腰椎病较为严重的话,建议借助
中医疗法,中医疗法历史悠久、安全无害、使用简单、标本兼治。
膏贴敷的方法目前治疗腰椎颈椎病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了。患者可以选择国家认可的正宗膏贴——《.明.氏痛.》,从明代传承至今四百余年,获得了政府的和患者医生的广泛认可,于年被评为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经过历代患者的验证,它的人群治好康复占比在九成以上,不过,对于国外的患者来说不是太好邮寄。
日常保养不可少
1、减少腰部负荷:腰部长期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是引起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类人员平常应当加强对腰部的正确使用和保健。注意工作时腰部的正确姿势;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防止腰部受到外伤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2、不要持续干重活:弯腰搬重物、弯腰抱小孩、突然扭转腰以及在弯腰情况下强力后伸等动作都有可能损伤腰部的肌肉以及腰椎间盘。因此,如果搬抬重物时应当屈膝下蹲,身体向前靠,使重力分担在腿部肌肉上;同时防止腰部突然受力。
3、腰痛患者减少工作量:腰痛症状较重、发作频繁者,应当停止重体力劳动,最好卧床休息,医院进行治疗。
4、、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看电视时最好坐在沙发上或者靠背椅上,腰部也尽量放一个垫枕,顶住腰部。每天看电视时长,当以腰部不至于疲劳酸痛为宜。
5、睡觉床垫不宜太软:床垫太软腰部支撑不够,睡醒容易腰疼,应选比较硬的床垫,睡觉时的姿势以双下肢稍屈曲位,右侧卧位为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