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神经、血管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病理变化多样化,会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如颈肩背疼痛、僵硬,手疼、手麻,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
01
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工作负荷越来越大,手机也越来越占领了主导的地位,再加上平时的坐姿不正确等原因,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颈椎疾病。
有句话经常说——“十个上班族,九个颈椎病”。3月份的时候,老戴在门诊面诊过一位严重患有颈椎病的病人,她被病痛折磨的模样令大家印象深刻:患者是被家人搀扶进入诊室的,尽管患者只有五十多岁,但是颈椎病史已有十多年,颈椎病使她左侧胳膊经常剧烈抽痛,无法使劲。还经常性头晕,前不久甚至晕倒在马路边,颈椎病已经完全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因为畏惧开大刀,这几年家人医院,保守治疗方法也几乎都尝试了遍,但是一直不见好转。直到某一天,患者在公交车上听说镇江一院疼痛科可以不开刀治疗颈椎病,仿佛又看到了一丝曙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镇江一院戴甫成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就诊。
02
诊断结果
戴主任对患者进行了仔细查体,结合该患者影像资料,该患者被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并收治入院。鉴于她对开大刀的畏惧心理再加上过去的保守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经过科内的认真讨论,最终决定为她实施“颈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该手术是一种前沿的微创疗法,可以精确而可控地进行椎间盘减压,术中患者几乎不出血,术后患者的疼痛、水肿也非常轻微,为广大就椎间盘突出患者带来福音。
03
手术过程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治疗颈椎病的微创疗法之一,即在X线透视下从颈前部用一根1.5mm穿刺针,穿入到病变椎间盘中,再利用低温射频,对突出髓核进行消融,见效快,创伤小。
左上肢疼痛有缓解吗?
不疼了,轻松多了,很神奇!
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哪里不舒服,我发现我左手有力气了,头也不晕乎乎了,真是太谢谢戴主任了!
04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一种可以有效避免组织损伤,迅速减轻病人痛苦并且恢复周期短的微创技术。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的能量,以较低的温度(40-70度)来进行组织切除,从而避免对组织的损伤,并且能够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康复周期。
低温等离子手术中的消融是什么意思?
01
刀头产生等离子体薄层
02
等离子薄层打断分子键
03
对髓核进行一个微型的破坏
04
消融后把分子分解成气体
05
技术优势
_传统开放手术
低温等离子疗法
疼痛情况
疼痛剧烈
轻微疼痛
损伤程度
侵透度大、对周围组织有损伤
对周围组织轻微损伤
美观情况
术后留疤痕
术后无表面疤痕
出血情况
出血多
几乎无出血
06
低头族看过来!
除了等离子消融术之外,镇江一院疼痛科,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还有哪些治疗颈椎病的有效办法?
一、软组织松解治疗
颈部疼痛,不仅仅来源于椎间盘突出,临床上不少患者是源于肌肉软组织痉挛,镇江一院疼痛科配置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威伐光、以及触发点干针、内热针治疗,松解局部痉挛软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冲击波
是一种机械波,穿透力强,可松解局部粘连软组织,促进细胞再生、组织修复,同时,治疗时间短,风险小,绿色、安全。在疼痛科门诊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
2.威伐光
是以卤素光源为发光体,轻松穿透人体皮下7cm以形成深层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提高局部免疫力,缓解疼痛。
3.内热针疗法
指的是用特殊的针具,通过对肌肉的密集型针刺,恢复局部力学平衡,促进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增加病区域血流量,加速新陈代谢及代谢产物排出,对于促进疾病恢复,保持长期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4.触发点干针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最早是由美国临床教JanetTravell在年根据牵涉痛规律提出的,过度劳损、不良姿势均会导致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成和活化,形成痛性结节和肌纤维痉挛,镇江一院疼痛科,利用穿刺针灭活触发点,治疗过程见效快,痛苦小,损伤小。
二、超声引导下神经根松解治疗
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比较常见,患者会有颈肩部疼痛放射至手臂、手指,在疼痛科,医生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影像学资料,利用超声引导,直观看到受累神经根后将消炎药液注射到神经根周围,从而消除神经炎症状,缓解疼痛,这种方法安全性高,疗效好,广泛应用于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
07
老戴的颈椎病预防贴士
1、早睡早起不熬夜。
2、保持正确的坐姿:长时间的保持脊柱正直,双肩自然下垂,尽可能的减少脖子的负担。中途如果可以做点腰部前倾和后伸运动和工间操是最好的。
3、注意颈部保暖:夏天避免对着风扇和空调直接的吹。长时间坐车最好戴充气护颈枕,避免头颈负重。
4、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下动作每天3-4组,每次每个动作5次左右。每日只需5分钟的颈椎保健操,建议收藏转发给需要的人!
第一步: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平视前方,并完全放松。此时头部会自然前凸(如图一)。
第二步:缓慢且平衡地向后移动头部,直到不能再向后为止。在做这个动作时,不要将下巴翘起。换句话说,请一直平时前方,不要让头部向后倾斜,也不要向上看(如图二)。
第三步:当头部向后移动到最大幅度后,再做头部回缩的姿势(如图三)。双手可以放在下巴上,辅助头部缓慢地向后推。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放松,这时头部和颈部会恢复自然突出的姿势(如第一步所示)。重复这组动作,请确保动作幅度达到最大。
疼痛科出诊信息
戴甫成主任医师专家号:周一全天、周四上午
普通号:周一至周五全天
-
医院门诊二楼疼痛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