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颈椎病发病增加,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一大危害,许多人因此而耽误了学习、影响了工作。实际上,只要做好适当的预防和康复,绝大多数颈椎病人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颈椎病是以长期从事低头屈颈位置工作人(如:写作、雕刻、刺绣、缝纫等工作),由于这种体位破坏颈椎的内外平衡,使得颈椎及其周围的组织受到损伤。随着现代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变,颈椎病发病有年轻化之势,这与青少年长期不良姿势,导致颈肩肌疲劳有很大关系。
根据颈椎病发病机理不同,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颈型——颈部酸胀、疼痛、僵硬,或伴有肩部不适,常常在早晨起床、劳累、受凉时加重,经热敷、按摩后好转,而且经常落枕,最轻的一型,及时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神经根型——表现为颈、肩、上臂、前臂、手指疼痛、麻木。疼痛剧烈,呈放射性,可自颈部开始,逐渐按肩→臂→肘→手→指的顺序发展,亦可引起背部酸、胀、疼痛及背不适,上肢肌肉无力。这些症状往往因劳累及受凉而诱发。
椎动脉型——表现了头晕眼花、头昏、整日昏昏欲睡、或有耳鸣、耳聋、听力下降;视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头晕常在扭转颈部时加重,甚至恶心、呕吐、突然跌倒,病人不出现疼痛。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压迫颈椎的血管(椎动脉)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致。
脊髓型——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压迫脊髓,使得肢体的神经功能发挥失常,而表现为走路摇摇摆摆,形同醉汉,容易跌倒,手足笨拙,下肢发紧,甚至出现大小便困难,下肢瘫痪。是颈椎病的重症。
交感神经型——表现为头痛、头晕、或偏头痛、枕后头痛、眼睛作胀、易流泪、视物不清;易怒、心慌、心胸痛、血压升高、四肢发凉、多汗或少汗;或有耳鸣、咽部有异物感。此外还有混合型和食管受压型。
温馨提示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
应该怎样预防呢?
第一,避免伏案过久。伏案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在患病后更要注意减少伏案工作的时间和强度,一般在伏案工作40分钟左右,就要适当后仰颈椎,或向天空眺望片刻,这样对缓解颈椎的疲劳有很大好处。此外,调整好书桌和座椅的高度,使得在书写时不要过度低头,亦可以起到减少伏案的目的。
第二,适时颈肌锻炼:颈椎后方肌肉劳损是颈椎病是发病原因也是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用双手交叉托于头颈后方,用力将头颈向后上方提拔,同时头颈向后方用力后伸(尽可能保持颈椎相对不动,做颈后方的肌肉收缩训练),一张一弛,反复进行20~50次,每日锻炼2~3次。
第三,注意合理用枕:仰卧有高枕是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正确的方法是,选择一个高度与本人拳头等高的枕头(图),垫在颈椎的后正中部位,不是垫在头颅上,这不但对颈椎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且能促使颈椎病人早日康复,其外,还要注意不要用高枕、宽枕、矮枕、硬枕。
第四,注意保暖。颈椎病的发病往往是在受凉或感冒后,注意保暖不仅在颈椎,全身也不能受凉。
科室简介
医院疼痛科是一个以中医传统治疗为主西医技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科室,秉承“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发展特色,创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疼痛治疗模式”的发展理念。科室配备有射频消融、臭氧治疗仪、冲击波、中频治疗仪、低频治疗仪、红外线射灯、微波治疗仪、三维牵引、中药熏蒸仪等省内先进设备,以及经典传统的正骨、针刀、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治疗。
疼痛科医生办:-
疼痛科护士办:-
疼痛科仝振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