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说中医治养结合有效缓解颈椎病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临床行医二十载,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每天面对的疾患可谓种类繁多。除了常见的感冒、咳嗽、腹泻等,最近随着天气转凉,因为颈椎问题前来寻医问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分为手术和非手术疗法。非手术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西药、中药、中医外治法、中医康复等。以上方法,各有千秋,患者应当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手段。我个人在临床中治疗颈椎病主要以中医外治法之贴敷为主,治疗效果深受患者好评。临床上不断总结,反复验证后,收获了些许心得体会,跟各位看官分享一二。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整体观,精髓是辨证论治。我们先用中医的视觉来认识颈椎病。颈椎病大致等同于项痹,属于中医“痹证”范畴。项痹简单来说主要表现为以颈肩部疼痛和麻木为主,甚者可牵连上下肢等其它部位。中医认为这个病的病机为经络痹阻,气虚血瘀。根据临床不同证候可分型为风寒湿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五大类。

风寒湿型

主要表现为颈肩部僵硬疼痛,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这类患者对寒凉特别敏感,颈椎部位只要稍微受点寒凉,比如吹了寒风或者夏天吹了空调,很快就会感觉不舒服了。中医治病讲究驱邪扶正,“寒”、“湿”邪气入侵是引发这类患者颈椎出现问题的本源,治疗上就要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我常用桂枝、附子等温经散寒通络的中药贴敷。

气滞血瘀型

主要表现为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这类患者素体气血运行不畅,体内多有淤堵,治疗上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主。除了给予局部治疗,往往还需要整体调理患者的气血。临床中我常选用补气行气、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当归、川芎、元胡等给予患者贴敷,同时兼顾调理患者的体质。

痰湿阻络型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中医上讲的“痰湿”,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痰。广义上讲,痰湿可能会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这些无形之痰会影响经络的运行。痰湿相伴,患者湿气重,身体会有非常明显的沉重感。针对这类患者,治疗上以“祛湿化痰,通络止痛”为主。常用具有化痰祛湿、通络的中药,如羌活、独活、川芎等进行贴敷。

肝肾不足型

主要表现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肝肾不足,气血运营不畅,经脉失去濡养,治疗上则要培补肝肾,通络止痛。常用肉桂、牛膝、川芎等补益、通络类中药进行贴敷。

气血亏虚型

主要表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

气血亏虚了,经络不畅了,自然要补气血,疏通经络,治疗上以“益气养血,和营通络”为主。常用补气养血类药物贴敷,如黄芪、白术、当归等。

典型病案

付某,女,46岁。头晕、头痛伴颈部僵硬不适半月余。曾口服相关药物,接受推拿按摩等方式治疗,效果不理想。后经外人介绍来我站接受中医贴敷治疗。

患者平素易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少苔等情况,经辨证为气血亏虚型。后给予局部用川芎、芒硝、姜黄等穴位外敷治疗,并建议相关调理。治疗三天,患者上述症状基本缓解,效果显著。

作者简介

程亚军

主治医师、全科医师,安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内外、儿科专业20余年,先后进修于山东省泰医院儿科和肝科、医院儿科、内科。擅长儿科、内科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诊断和治疗。现为安徽省阜南县冷寨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年加入春播运营平台,临床中广泛运用中医贴敷疗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医生邀您测体质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nhuangyinxiang.com/jzyz/8080.html


当前时间: